1010
攤攤邀資訊

0 閱讀
摘要 :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,市集已經成為了一股潮流,一種港人難以割捨的情趣。

對於自強不息的香港人,在週末的假期里逛逛市集,搜羅自己喜愛的小物品,是一種令自己迅速恢復能量的重要方式。
說起週末市集,許多人可能會想起創意手作或二手衣服,但其實香港的市集文化已經成為年輕人創業的重要平台之一,除了傳統的手作工藝之外,價錢合理的時尚衣服、新派小食、及其他特式產品等等應有盡有。
荔枝角的D2 Place是成功打造「每星期不同主題市集」的最佳例子。從2015年起的每個週末,這裡都有由不同的團體舉辦不同主題的市集。舉辦市集的場地能容納超過100個攤檔,售賣的產品不斷更新,吸引了眾多熱愛購物的人。位於觀塘的The Wave是另外一個近年改型的工廈,亦有越來越多團體紛紛在這裡舉辦創意市集。
創意市集,是以文化及藝術為主題,為手作人提供交流的平台。它對年輕人或「文青」而言並不陌生,「nomad nomad 市集」、「JCCAC 手作市集」、「Afternoon Market」、「Suuuper Market」等都是他們經常出沒的地方。
創意市集這概念源自台灣創作人王怡穎出版的《創意市集》,書中提到倫敦的Spiralfiends’ Market及 UP Market,它們在藝術工作者進駐後形成了獨特的城市街角文化。然而,香港的創意市集的規模相對較小,大多在工廠大廈、書店、商店等地舉辦,甚少有獨立的建築讓藝術家售賣他們的作品。
創意市集的商品多數是講求設計、質感和創意的手工藝品,以其原創性與獨特性打動一眾消費者,顧客可以在這裡訂製獨一無二的作品。然而,創意市集的規模不大,通常只擺放二十到八十個攤檔,但琳瑯滿目的商品足以令人流連一個下午。
近年來湧現了不少創意市集,幾乎每週末都會有不同主題的市集在各區舉行。創意市集這種新型的市集形式,已超越舊式墟市的想像,每場市集都像一個主題派對。五月份的「nomad nomad 市集」曾以「旅行」為題,讓檔主擺賣相關的產品,與顧客分享在異地流浪的故事,更邀請了旅行家主持講座。在這個市集,買家賣家圍在一起輕鬆地聊天,偶爾說到有趣的旅行回憶就會引來哄堂大笑。
時代在變,市集的形式也將不斷變化。如今的新型市集已經不限於室外,更有設在商場內的各種趣味市集,它們的存在更好地豐富港人的生活。
◎ 【免責聲明】本平臺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,本網頁提供的資料儘供參考之用。雖然攤攤邀已盡一切努力確保網頁內容準確無誤,但不會對本網頁所載資料的任何錯誤、遺漏或失實陳述,尤其是由其他機構或網站(以超文本連結方式)提供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。如對原作者有任何意見,請聯繫站長,我們會儘快處理。

Author: 1220761044@qq.com
we